查看原文
其他

央视剧评 |《航拍中国》第三季的影像新发现

央视剧评 CCTV电视剧 2020-09-21

     

      在文化交流的世界舞台上,纪录片因其还原真实的特质而具有天然优势。《航拍中国》系列,作为中国航拍纪录片3.0版,尝试将这种特质以一种新的形态和语言来呈现。《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则更是赋予了新的时空观念、人文意识和美学观念。



      每每处于变革的时代,更容易唤醒人们重新审视的意识,以不同的视角,不同格局,和不同的心境反身自省,这是站在十字路口开启新征程前的文化启蒙和精神动员。改革开放时期如是,进入新时代亦如是。一次次航拍作品的涌现,不只是技术的革新和美学的变化,更体现一种革新观念的内在动力。


(吉林 长白山)


      《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通过影像观察和时空重构,展示一幕幕吾国吾民陌生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是一种新的发现。


(云南 泸沽湖)


      这种发现,是以中国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瑰丽壮阔的山河景象为本位的自我发现;是让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对自己的故土、家乡、历史、文化的重新审视和反思。


(天津 解放桥)


      这种发现,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让外国的观众看到今时今日之中国,万千的社会气象,山河的四季轮转,百姓的安康生活。这种发现,是代替他们来到中国,看高楼丛立、灯海辉煌;这种发现,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体会“执子之手,万家团圆”。这是“中国形象”和“中国想象”在全球视觉舞台上的重要补充。



视听新组合

高空奇观下的人间万象



      第一次使用高清无人机航拍的是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学会出品的航拍系列,从2010年开始到2016年播出7季67集,形成了成熟的表现方式和固定的话语模式。无论是景色还是人文,都非常注重选择对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这个系列只对名人选择的标准和一直在风景之上的拍摄角度,今天看来,略显单一。



      《航拍中国》第三季的视点集中在中国千千万普通人,让无人机在人群中穿梭,大大提升了体验感和融入感。晨钟暮鼓,烟火蒸腾,炊烟灯海间,勾勒出华夏盛景图。 将云下之景和云上之人的角色对换,云端视野的极致体验,更像是云下日子在时间与空间含义上的延展。给予观众更多的俯察体验。


(贵州 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


      小小无人机盘旋在一扇扇窗外,透过窗口, 一家三口围桌而席,哥哥妹妹打闹嬉戏,老人用传统的织布机手摇纺线,甚至还有一户人家发现了我们的无人机,凭栏追望。这是多么熟悉的场景,万家灯火下,是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湖南 凤凰古城)


      就像《航拍中国》第三季山西篇中说到的:“2700多年的古城,600多年的听雨楼,不仅听见雨声,还听见平遥人的锅碗瓢盆,喜怒哀乐。或许是因为有人,我们才能看到一座活着的城。”


(山西 平遥古城)


      今天,面对“终端细分,观众细分,屏幕尺寸细分”的现实环境,《航拍中国》如何能激发观众的收看热情?精准的传播手段是壳,共通的民族情绪是核。


      影片把解说设定为“身轻如燕的翩翩少年”,把受众定位为“从8岁到80岁”的全年龄层观众,把影片定位为“老少咸宜”的合家欢节目。现在,从豆瓣9.3分,B站9.8分的打分情况看,这个目标实现了。网友留言说,“央视爸爸居然摆脱了一本正经的说教,画面简直搞笑,要狠狠的给解说词加鸡腿。”



( 观看斗牛的观众,还有站在树上的奇异造型)



(划竹筏又失手的游客。“帅不过三秒”的定律也表现在了正经纪录片里)



(大明湖,千年前的李清照误入藕花深处,今天的公园设立了围挡)


文化新赋值

民族情感的深情询唤



      两千多年前,屈原在《九歌·云中君》中写到:“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航拍中国》第三季的摄像机就好像诗人笔下的云中君,带着俯瞰视角,以绝美的色彩、线条、构图再次编织起祖国大好山河的一角。



      横断山脉的云海,云层、气流在山间自由舒展、肆意浮游,云卷云舒的悠然自得从笔尖舒展到视觉影像;梵净山的孤傲与沉入地下的石钟乳,至高处与至低点的相互映衬,是极端形成的视觉冲击,也是自然万物在最大跨度上的相逢。


      从“自然风景”到“如画风景”,是一个文化赋值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把野性自然“空间”变成了民族-国家内部的“地方”,也把空旷地域变成了文化恒产。当这种赋值过程使“风景”逐渐进入民族-国家的共同记忆时,受众同样也会形成对山河、祖国乃至民族的认同,并且成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的中介。


(河北 秦皇岛)


      《航拍中国》第三季取景祖国的大江南北,从“中国”的高度选取真实的“风景”,并运用写实的拍摄手法对大好河山进行浪漫化处理,通过“风景”话语与场域,培养起来的对国土风物的热爱,并使受众形成一种文化与文明程度上的认同。


      《航拍中国》第三季并不止于对美景的角度拓展,而是尝试着从生态链条的系统体系去构建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大图景。钢筋水泥的巨型工程对自然的驯化,“西电东送”的输电线路、以赤水河为原料的酿酒工程、水上漂浮式的光伏电站等,人类在利用自然丰富馈赠的同时,也在驯化着自然,并且懂得敬重自然。从与湖争地到退地还湖,从千帆竞技到10年禁渔,人类也在文明进程中学会让位于自然,让位于万物生灵。


(宁夏篇)


      同时,徽州元宵节前后的汪满田嬉鱼灯、凯里斗牛节、施秉浑水摸鱼节,这些传统仪式千百年来就是对人类族群与自然的维系。


(安徽篇)


      从天圆地方的自然表象,到人天同数的本质内涵。《航拍中国》第三季还以俯瞰视角洞察自然万物的流转变迁,而孕育其中的正是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与精神核心。从西到东的江河走势,从同一发源地而起,又相遇于同一的交汇处入海。长江依山走势,分解成各地支流,最终又汇聚于一起;马岭河的万川归一;黄河入海口泥土与海洋的相遇,万物发于一,又归于一。


(山东篇)


      影片中的微观图景不仅囊括了海纳百川的恢弘景象,同时也包括了对地方文化符号与文明标识的归属。除了绵延的百里杜鹃、沉静神秘的织金洞,贵州还有着决定中国走向的遵义会议会址。除了五岳独尊的泰山、落霞候鸟齐飞的黄河三角洲,山东还有儒学发源地孔府孔庙。一切自然风景终归于文明,并在无形中内化成区域气质与地方性格。



航拍新范式

叙事体系的逐步完善



      第一代航拍纪录片《话说长江》利用直升机航拍手段,以一种高空崭新视角,让许多国人看到了一直以来只存在于语言文字中的母亲河。雪白的浪花,奔涌的波涛一下子将所有的文学意象立体起来,生动起来。《航拍中国》系列从第一季开始便在高空视角之外,探索叙事角度和美学表现的多种可能性,力求为航拍题材开拓新的纪实美学范式。







      尤其是《航拍中国》第三季,作为航拍纪录片3.0版的代表性作品,多种技术设备的使用不仅成功实现了所有镜头的航拍表现,更重要的是,由于轻巧的无人机的辅助,使得镜头的角度不再局限于带距离感的抽离,还有了近乎游走于人群间的体验和观察。同样是空中视角,在这次影像体系构建中,不仅从物理距离上开启多层次和多视点的立体覆盖,也通过镜头的调度和蒙太奇,实现了形象化思维和情感化的表达。让画面有了灵魂,让场景有了意蕴,让段落有了思想。


(湖南篇)


      《航拍中国》第三季是对新时代中国社会图景的描摹再现,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通过对个体生命经验的关照和现实议题介入,清晰地显影出民族文化的价值理念。通过共同地缘关系来实现文化共同体的认同,也印证了影片想要达到的“认识中国”的目的。


      如果说1983年的《话说长江》第一次让观众直观看到了国家的人文风貌,那么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航拍中国》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万里河山,千年历史,更窥见了明日中国的无限可能。


(天津篇)


评论员:何苏六 戴潇雅


更多精彩央视剧评点击



主编丨杨  珺

责编丨杨  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